2022年新年伊始,當酒企和經銷商正忙著總結2021年經營狀況,幾位行業大咖就已經率先深度“預見”了行業未來一年的發展!案咂焚|”、“深蹲起跳”、“品牌驅動”被多次提及,成為新年酒業發展熱詞。
1月5日,2022春季中酒展·新聞發布會暨首屆金盛獎發布儀式成功舉行,眾多酒業大咖線上“云聚會”,為觀眾奉上了一場極具前瞻性的行業觀點盛宴。其中《中國酒業2022:大變局 新態勢》圓桌對話更是非同凡響、金句頻出。
“醬酒熱”稍退,“濃醬清”誰主沉?
2021年仍然是醬酒高歌猛進的一年,雖然與上半年的勢如破竹相比,醬酒下半年略有“退燒”,但不可否認醬酒的增長表現依然強勢。
2022年,不同香型又會形成怎樣的格局呢?
黔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長、黔酒營銷公司董事長萬興貴認為,總體來看白酒行業多香型格局依然存在。清香型白酒有汾酒加持,很可能成為市場新熱點;醬酒呈現品牌化、品格化、品質化道路,轉型即將到來;而作為群眾基礎甚廣的濃香酒,市場潛力依舊強大。
網易新聞酒香頻道總監程萬松認為,雖然“醬酒熱”背后有諸多不合理和投機因素在,但酒業“一體多元”格局沒有變,其他香型龍頭和有特點的小眾酒增長甚至超過醬酒。
深圳市酒類行業協會楊克建則認為,不同香型的市場份額應當與產能相匹配,消費者終還是會聚焦品牌。
智邦達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則將“高質量發展”作為貫穿2022年全年的關鍵詞。他認為濃香酒企近幾年調整良好,抓住了結構性發展和大單品驅動機會。而迎來調整的醬香企業一定會往高質量、品牌化發展。清香酒企則會更注重開瓶,需要在品類驅動和品牌驅動同步發力。
在總結各位嘉賓發言時,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用“濃香名酒頭部化、醬香轉向頭部化、清香尋找新的六朵金花”概括三大香型的主線發展。他同時指出三大香型應當互相交融學習,找到各自特點和發展模式。
價格戰爭,何處覓良機?
價格,是酒企和經銷商關心的話題之一。隨著本輪漲價周期逐漸進入尾聲,不同價格段的格局也成為專家談論的重點。
萬興貴著重關注醬酒價格的布局,他認為800元以上價格段門檻較高,需要企業具有品牌、產能、市場、消費者等多方面的積累。未來醬酒依然集中在200元-800元價格段,其中600元-800元競爭激烈。
程萬松則重點關注口糧酒市場,他認為這一市場需求量,也給企業留下了較大操作空間。
楊克建則認為酒類價格與價值不應背離太遠。他說“深圳大量消費還是聚集在300元以下”,并呼吁有足夠產量的酒廠還是應當考慮大眾消費價格。
這也與張健的觀點不謀而合。他認為酒企還是應當把市場基礎做扎實,理順價格和價值、量和價之間的關系。
楊光則認為隨著共同富裕的提出和基礎消費者的財富上升,100元到300元之間是行業機會大、變化多、挑戰大的價格區間。
“神預言”有待時間檢驗
對于新年行業的新發展,諸位專家也給出了諸多“神預言”。
張健期待行業“穩中求進”,同時用“個表其美、美美與共”來形容行業品類格局。
楊克建則認為酒企在“酒文化傳播”的發力將是新年的亮點、發力點和增長點。
在產品上,程萬松認為“有特點、有故事、有鄉愁、不傷錢包的酒”將是爆款單品的發展方向。
而萬興貴則預言醬酒行業將“深蹲起跳”,誰能做好品牌、品質、品格,誰就能在市場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。
究竟這些“預言”是否成真,還有待時間檢驗,而新年的第1場考驗無疑是即將到來的春節。
節后,更多專家將帶著更多前沿觀察理性分析2022年酒業市場。而作為年后行業首場展會,第二屆春季中酒展也將于2月26日-28日與觀眾見面。
屆時,更多專家將在會場帶來、權威觀點。四場經典論壇、兩場酒商公開課也將為觀眾帶來思想盛宴。
目前,第二屆春季中酒展報名正如火如荼開展。經銷商預登記參展,價值2999元的新酒類行業報告、精美雙肩包、100位演講嘉賓ppt、現場VIP通道、中酒展展后報告、中酒展會刊等多重好禮限時發放。
選產品、聽論壇、結大咖、拓人脈、交朋友,搶占先機,就來第二屆春季中酒展。我們在廣州與您不見不散。(來源:中酒展)